关于2011年市级财政决算和201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时间:2012-09-26 12:07:17 来源: 点击:

――2012年8月20日在荆门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
荆门市财政局副局长   邓士龙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报告关于2011年市级财政决算和201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1年市级财政决算情况
  (一)一般预算收支及平衡情况
  2011年市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0819万元,为预算的108.7%(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的市级调整预算,下同),比上年增长54.3%。分项完成情况是:   1、税收收入100133万元,为预算的110.5%,比上年增长44.7%。其中:
  ①增值税20868万元,为预算的89.6%,比上年增长31.7%。未完成年初预算,主要是供电行业结算体制调整和中石化等重点企业减收所致。
  ②营业税28348万元,为预算的110.7%,比上年增长42%。主要是建筑安装,房地产业、交通运输等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营业税增收。
  ③企业所得税10129万元,为预算的153.5%,比上年增长89.5%。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加强了所得税的征管;另一方面是李宁公司等重点企业、建筑及房地产行业所得税增长所致。
    ④个人所得税4103万元,为预算的111.5%,比上年增长39.3%。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居民收入增长所致;另一方面是加强了对高收入人群及自然人股东股权转让所得税的征管。   ⑤城市维护建设税15984万元,为预算的102.5%,比上年增长34.5%,主要是随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增长而增长。
   ⑥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等其他工商税收14963万元,为预算的111.9%,比上年增长35.5%。其中,加强土地增值税、车船税征管,分别增长139.4%、37.2%;因房地产成交量和成交价格上升,房产税和印花税分别增长36.4%、48%。
   ⑦契税5738万元,为预算的231.4%,比上年增长166%,主要是房产契税增加所致。
   2、非税收入30686万元,为预算的103.4%,比上年增长96.5%。其中:
   ①教育费附加、排污费、水资源费等专项收入6337万元,为预算的107.3%,比上年增长3.7%。
   ②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1967万元,为预算的71.8%,比上年增长142.4%。主要是部分专户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内管理。
   ③罚没收入4530万元,为预算的188.8%,比上年增长81.2%。主要是进一步加强管理,加大联合办案力度、查处违章建筑、提高案件结案率等所致。
   ④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974万元,为预算的179.5%,比上年增长86.8%,主要是增加了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企业的数量及一次性收入增加。
   ⑤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5859万元,为预算的161.9%,比上年增长476.1%。主要是党校等资产处置一次性收入增加。2011年市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67100万元,为预算的104%,比上年增长47%。分项完成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25900万元,为预算的117.5%,比上年增长48.8%。主要是提高市直单位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增加单位公用经费支出。
   2、国防与公共安全19575万元,为预算的113.7%,比上年增长33.3%。
   3、教育31453万元,为预算的102%,比上年增长48.6%。
   4、科学技术2340万元,为预算的125.6%,比上年增长44%。
    5、文化体育与传媒4098万元,为预算的117.3%,比上年增长38.9%。主要是加大了文化事业投入。
    6、社会保障和就业21223万元,为预算的101.5%,比上年增长59.1%。
    7、医疗卫生6528万元,为预算的105.3%,比上年增长16%。
   8、环境保护1870万元,为预算的101.6%,比上年下降41.4%。主要是减少地方政府债券安排的支出,可比增长14.4%。
   9、城乡社区事务16134万元,为预算的106.5%,比上年增长23.8%。
  10、农林水事务10833万元,为预算的101.5%,比上年增长71.2%。
   11、工业商业交通运输等事务15120万元,为预算的102.2%,比上年增长109%。
    12、其他支出12026万元,为预算的76.5%,比上年增长70.5%。
  2011年市级预备费及不可预见费预算为7100万元,实际安排7857万元,具体项目是:一般公共服务5989万元,国防与公共安全375万元,教育29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32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240万元,医疗卫生9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207万元,农林水事务256万元,工业商业交通运输等事务345万元。 2011年市级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为:收入总计285681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0819万元;转移性收入(含东宝区、掇刀区、屈家岭管理区)152682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114363万元,下级上解收入27093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1226万元;上年结余680万元;调入资金1500万元。支出总计281359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67100万元;转移性支出114259万元,其中,上解上级支出50379万元,补助下级支出57482万元;债券转贷支出6398万元。收支相抵,结余4322万元。
   (二)基金预算收支及平衡情况
  2011年市本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及平衡情况为:收入总计105733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97610万元,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入362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514万元,政府性住房基金收入1634万元,其他基金收入5613万元),为预算的98.2%,比上年增长668.9%,主要是土地收入纳入预算内管理所致;支出总计101996万元(城乡社区事务95375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514万元,工业商业交通运输等事务362万元,其他基金支出5715万元),为预算的96.1%,比上年增长732.5%,主要是土地收入纳入预算内管理,支出相应增加;调出资金1500万元,用于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收支相抵,结余2237万元。
  2011年预算执行中,各地各部门密切配合,积极主动地做好相关基础工作,争取中央、省对我市的支持和倾斜,中央、省财政对市级(含东宝区、掇刀区、屈家岭管理区)的专项转移支付达到181741万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一般预算专项转移支付161650万元(一般公共服务3399万元,国防与公共安全1817万元,教育6135万元,科学技术464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104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30130万元,医疗卫生11437万元,环境保护12839万元,城乡社区事务705万元,农林水事务42475万元,工业商业交通运输等事务51134万元,其他支出66万元),其中市本级99236万元;基金预算专项转移支付20091万元,其中市本级6507万元。中央、省专项转移支付的大幅度增加,有力地支持了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部门预算收支及平衡情况
  部门预算总收入300143万元,部门预算总支出300143万元,收支平衡。部门预算总收入分项情况是
  1、财政预算内拨款269096万元,为预算的100.8%。
   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3598万元,为预算的96.6%。
   3、事业单位经营收入3382万元,为预算的82.4%。
   4、基金收入2000万元,为预算的100%。
   5、上级主管部门补助收入1612万元,为预算的65.9%。
   6、其他收入10455万元,为预算的106.6%。
   部门预算支出分项情况是:
   1、基本支出68315万元。其中,预算内支出59496万元,占预算内总支出的22.1%,为预算的100.5%;预算外支出8819万元,为预算的100.3%。
   2、项目支出104859万元。其中,预算内支出88106万元,占预算内总支出的32.7%,为预算的100.1%;预算外支出16753万元,为预算的96.5%。
    3、其他支出126969万元。其中,预算内支出121494万元,占预算内总支出的45.2%,为预算的104.6%;预算外支出5475万元,为预算的87.2%。
    2011年,全市上下努力克服宏观经济环境趋紧、旱情严重等带来的不利影响,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一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密切关注和掌握中央、省投资政策,与市直部门密切配合,加强项目储备和包装,积极主动跑省进京。全市争取省级各类调度资金2.6亿元,用于支持工业生产、县域经济和重点企业发展;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农林水建设等项目资金21亿元,改善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态环境。全市减免返还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税费3.4亿元,向个人创业者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3亿元。市本级安排支工及财源建设资金1.1亿元,用于设立科技风险基金、工业投资项目奖励和园区建设。二是围绕保障改善民生,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全市安排资金1.3亿元,用于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新改建、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重点职业学校建设和扶贫助学。筹措资金1.2亿元支持抗旱救灾。筹措资金4.9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筹措资金8.4亿元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和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落实新农合、新农保和城乡低保扩面提标政策,向全市15.6万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资金2.5亿元。严格执行第二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政策,干部、教师和职工工资调整到位,工资待遇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围绕科学精细管理,不断强化基础工作。扎实开展财政“基础工作年”活动,促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简化政府采购程序,加强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专项考核,全市政府采购总额8.5亿元,资金节约率9.5%。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制度和规程,拓展评审范围,全市评审金额46亿元,平均审减率12.4%。扩大市本级部门预算细化评审范围,将市直预算单位申报金额100万元以上的项目支出,除特殊情况外全部纳入评审范围。制定市直行政事业单位通用设备配置标准,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加强财政内部监督检查,开展“三清、两查”活动(清票证、印签、密钥,查资金指标到位、查财务支出),确保国库资金安全。今年上半年,市审计局对2011年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审计情况表明,市级预算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财政资金未纳入预算管理,部分项目支出预算未细化,财政借款清收效果不佳,超范围分配乡镇中心幼儿园新建或改扩建“以奖代补”资金等。一些部门和地方在财政财务管理中也存在违规违纪问题:后勤服务中心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不规范,部分单位财经纪律执行不够严格,部分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等;地方税收征管,部分主管部门所属企业在国有资产监管、处置等方面存在一些需要纠正和改进的问题。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市政府正在组织市直相关部门和相关县(市、区)认真研究,有的已经整改,有的正在整改,有的正在制订整改方案和措施。
   
二、201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和完成全年财政预算的主要措施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全力推进中国农谷建设,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认真落实保目标、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各项工作措施,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元至六月,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58.2亿元,占预算的54.4%,比同期增长6.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9102万元,占预算的61.2%,增长20.8%。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支出319080万元,占预算的44.1%,比同期增长41.5%。
  市本级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2740万元(含漳河新区、高新区收入),占预算的62.4%,增长27%。其中,税收收入69546万元,占预算的61.6%,增长25.8%;非税收入23194万元,占预算的65%,比同期增长30.9%。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支出70851万元(不含漳河新区、高新区支出),占预算的41.2%,比同期增长36.6%。市本级完成基金预算收入47883万元,占预算的43.7%,比同期增长5.9%。完成基金预算支出41971万元,占预算的38.9%,比同期增长1.5%。今年以来,全市财税部门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逆势而上抓征管,着力提高增收能力。全市财税部门坚持以依法治税、创新开源、优质服务为重点,积极应对宏观环境趋紧、经济下行加剧、重点税源减收等不利因素影响,加强税源调查,强化征管措施,狠抓收入入库。国税部门完善纳税评估机制,深入推进信息管税,加强重点企业行业税负控管,严查税收违法行为,不断挖掘税收潜力。地税部门开展房地产行业专项检查,加强房屋租赁税收征管,对碎石开采行业实行“以药控税”,不断提高税收征管水平。财政部门推行非税收入电子缴款,开通罚没收入异地缴款业务,不断提高征管效率。在各级征收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财政收入顺利实现了“双过半”目标。
    (二)围绕中心抓投入,着力增添发展活力。以服务“中国农谷”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支持经济发展。出台市直招商专班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鼓励多方招商引资。全市向上争取水利工程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水产大县等支农项目资金9亿元;争取县域经济、农产品加工园区产业发展及工业生产调度资金4.6亿元。市本级筹措资金4500万元,用于“中国农谷”品牌宣传、融资平台注资及屈家岭核心区建设;筹措资金1000万元注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增强融资能力。
    (三)优化支出保重点,着力提高保障能力。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确保重点的原则,加强预算管理与资金调度,集中财力保障民生支出需求。市本级安排资金1600万元,用于支持学前教育基础建设和职业教育发展;安排资金1390万元,用于南城区学校建设;安排资金1300万元,用于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援助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帮助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及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再就业。落实城乡低保提标政策,向全市14.1万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资金1.2亿元。全市筹措资金2.4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缓解困难群众住房困难。
    (四)夯实基础强管理,着力发挥改革效力。建立基础信息平台系统,促进基础信息电子化、规范化和共享化。结合部门预算项目细化评审,编制预算绩效考核指标,稳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升级改造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探索推行清算无纸化,强化资金动态监控。开展全市会计行业“百千万”活动,发挥会计工作的服务、监督职能,提高会计管理水平。推进市直单位批量集中采购试点,完善网上采购系统对接,上半年全市完成政府采购额4.3亿元,资金节约率9%。在全省率先自主开发试行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软件,进一步规范评审流程,增强评审透明度,上半年全市政府投资评审金额22亿元,审减3.1亿元,平均审减率14.3%。虽然上半年财政收入实现了“双过半”目标,但预算执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收入上看,重点税源企业、行业减收严重,中石化受原油价格走高影响,购销严重倒挂,上半年入库增值税下降49.7%;国电长源荆门发电公司因去年末大量储备燃料煤,进项抵扣过大,加之今年开工不足,入库增值税下降25.3%;李宁公司受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市场周期和市场竞争影响,入库税收下降40.8%;房地产行业受国家调控政策影响,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分别下降36.2%、16.7%。同时,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上调等政策性减收因素叠加,导致财政收入增幅大幅回落。下半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我市重点税源企业、行业经营下滑等不利因素影响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乏力,完成全年收入目标十分困难。从支出上看,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教育支出刚性增长、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举办“六运会”、“中国农谷”重点项目建设等,各项增支因素不断增加。从资金调度上看,由于多年累计暂付资金较大,列支来源有限,导致财政资金调度越来越困难。多种矛盾叠加,完成全年财政工作目标难度很大。为确保全年财政收支平衡,下半年要以开源节流、增收节支为重点,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税收征管措施,全力完成年度收入任务。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加强对家庭装饰、物流运输、房屋租赁、药品零售和煤炭行业税收征管,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开辟新的税源点,寻找替代税源,夯实增收基础。进一步加强税收法律法规宣传,依法查处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堵塞征管漏洞。进一步改进纳税服务方式,优化纳税环境,提高办税效率。进一步完善协税护税体系建设,制定出台《荆门市地方税费征收保障实施办法》,逐步建立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信息支撑为主要内容的税费征收保障新机制,实现社会治税、信息管税的新突破。
    (二)加大跑省进京力度,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强化“上面的项目、资金、政策就是替代财源”意识,抢抓国家稳增长的政策机遇,加强部门配合,加大项目衔接和申报力度,争取中央、省在政策、项目和体制上的支持。管好用活各类支持发展的项目资金、调度资金,重点向“中国农谷”、工业园区和项目建设倾斜,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做大做强财源“蛋糕”。落实好扶持企业的各项减税(费)让利政策,发挥财税政策效益,支持企业快速发展。
    (三)狠抓财政支出控管,全力保障重点支出需求。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动员和号召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开展增收节支活动,从紧控制各项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和大力压减“三公经费”及各类庆典支出。结合《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的实施,探索创新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标准,统筹配置资源,降低机关运行成本。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硬化预算约束,下半年除特殊情况外,不追加预算支出。合理调度财政资金,加快财政支出进度,集中财力解决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事项。
    (四)加强财政财务管理,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针对同级审计反映的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迅速整改,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加强财政专户管理,严格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强化资金动态监控,确保资金安全。进一步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积极探索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方式,强化预算单位支出管理责任。进一步细化市级项目支出预算,严格项目预算评审,推行项目支出预算公开,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加大财政出借资金的清收力度,采取上门催收、直接扣款等方式,督促借款单位还款。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提高资产管理效益。制定后勤服务中心管理办法,规范后勤服务中心财务管理。2012年财政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在市委的领导下,认真执行《荆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市级预算审查监督的办法》,克难奋进,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