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65官网常委会关于视察园区建设情况的报告
时间:2012-09-25 15:23:52 来源: 点击:

市委:
    根据2012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的安排和5月5日市委常委会会议要求,5月23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东宝工业园、化工循环产业园和荆门高新区进行了视察。视察组实地考察了烁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百盟•慧谷(一期)等四个在建项目的建设情况和爱国润滑油、中集安瑞科(荆门)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听取了市发改委、东宝区政府、掇刀区政府、荆门高新区管委会工作情况汇报,与园区企业家代表进行了座谈。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园区建设的主要成绩
    视察组通过现场察看和听取汇报后认为,近几年来,市政府把园区经济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抓手,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抢抓发展机遇、科学规划定位,加大工作力度,园区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攀升,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市区三个千亿园区齐头并进、竞相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园区建设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一是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去年,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一核六片十五园”的建设重点和“1+6”“4000亿”的园区建设目标任务,按照“产业园区化、园区特色化”的取向,强力推动,在园区基础承载、要素保障、产业配套、政府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培育出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同时,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完成了园区发展规划编制。可以说,园区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
    二是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去年以来,通过开展光彩事业荆门行等招商引资活动,大力实施“项目满园”工程,一批园区项目建设速度明显加快。1-4月,全市15个工业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5亿元,同比增长48%,在建亿元以上项目137个,完成投资66.6亿元,同比增比84%。其中东宝工业园去年以来就有11个亿元项目投产,7个亿元项目开工,31个投资过5000万元的项目还将陆续开工;化工循环产业园现有入园企业18家,开工建设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超过50亿元;荆门高新区今年1-4月,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11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84亿元,同比增长27.04%。
    三是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加快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打造项目入园平台,千方百计为项目落户和开工创造条件。东宝工业园先后累计投入6.2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核心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实现配套。化工循环产业园成立两年来,先后投入资金3亿元,拉通了园区“四纵两横”主干道,路网构架基本形成,实现了10KV电网覆盖园区,启动了110KV变电站建设,园区初现雏形。荆门高新区近年来先后完成了李宁工业园、李宁材料园20公里主次干道建设及沿线水、电、气管线铺设,完善了现有17.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路网结构。
    四是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将园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孵化平台建设、项目推进情况等指标作为园区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起了“一核六片十五园”园区考核奖惩机制。每半年的园区工作会议、重点项目市领导包联制、亿元项目进展周报制等协调服务督办机制逐步建立,确保了园区重大问题及时沟通、重点工作及时推进、重要事项定期督办。市委、市政府将优秀干部放在园区一线磨练,园区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各部门紧密配合,积极帮助园区解决土地、资金等难题,园区的要素保障能力有所提升。
   
二、园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视察组认为,虽然我市在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壮大园区整体实力、优化园区投资环境等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总体来说,我市园区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加之受土地、资金、环境等要素制约,园区建设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项目建设力度有待加大。目前,各园区项目开工率不高,部分项目进展缓慢。有的园区年初计划新开工项目较多,但受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一些项目没有按计划开工或进展缓慢,尤其是部分重大项目开工时间较原计划推迟,62个省重点项目还有23个未开工,50个市重点项目还有12个未开工;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不多,去年鄂苏合作洽谈会、中国光彩事业荆门行、鄂港(粤)经贸合作洽谈会活动签约项目114个,但截至目前,仅有41个项目开工建设;支撑园区的大项目、骨干项目不多,与兄弟市州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二)园区示范引领作用有待增强。园区“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产业层次不高,产业关联度不强,园区集聚能力、辐射作用还没有得到发挥。产出强度较低,2010年我市“一核六片十五园”用地平均产出强度为66万元/亩,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2万元。2011年产出强度虽有提高,但离我市“十二五”180万元/亩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各园区都存在着土地开发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一些项目长期圈地不用,土地闲置。环境问题也同时存在,各园区的污水处理设施还很不完善,有的园区的污水、废气已经对下游河流和城市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园区的污染物集中收集、分类处理和排放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
    (三)要素保障水平有待提高。随着园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土地、资金、基础设施等硬约束日益加剧。从土地来看,一季度全市园区拟建项目申请用地1.8万亩,但土地供给远远不够,存在很大缺口;从资金来看,部分企业营运资金困难,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依然突出;从基础设施看,道路、电力、排水和排污管网等配套建设仍然不够完善,园区配套与项目建设速度不相适应,园区的承载能力不足。单个企业自建生活小区,不利于职工融于城市,也不方便社会服务事业配套。部分已投产企业由于缺乏熟练劳动力,开工不足,制约了企业产能发挥。
    (四)园区建设思路有待创新。在产业发展方面,园区间缺乏合作,产业的分工、产业链的延伸、产业间的循环不够,未能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发展;在开发建设模式方面,投资方式比较单一,未能采取多种形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经营;在金融服务方面,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公司注册资金普遍不足,担保的放大效应不明显。重视引进外资而对内资重视不够,激活民间资本、鼓励全民创业办法不多,力度不大。
   
三、推进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园区要在跨越发展中挑重担、扛大梁。园区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既是区域发展的主体,也是带动全市发展的引擎,同时又是转型升级的先锋。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和国内经济形势趋紧的影响,全市上下要齐心协力,坚持“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园区”不动摇,加大服务创新力度,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园区发展上台阶、上水平。要加大已投产企业的扶持力度。以“三千活动”为抓手,因企施策,一企一策,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共同破解资金瓶颈、土地瓶颈、销售瓶颈、用工瓶颈和技术难题,使已投产企业能迅速达产,成为抵御经济下行压力的生力军、突击队。
    (二)进一步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园区建设必须先行规划、适度超前,应摒弃基础设施跟着项目走,边招商、边拆迁、边建设、边配套的老办法,实行“先筑巢、后引凤”、“筑靓巢、引金凤”。加大投入力度,拓宽投资渠道,加快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要抓好农民迁建安置小区、员工住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规划与建设,完善教育、卫生、文化、金融、交通等社会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园区高档社区。加强园区公共平台建设,提高我市园区的吸引力、竞争力,真正使我市园区成为企业集聚地、产业集群地、人才集中地。
    (三)突出项目建设,壮大园区规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既要动员全民招商,又要做到大员招商;既要重视招商团队建设,又要重视招商激励机制落实;既要重视服务外商,又要重视外商与本地企业公平待遇;既要重视客商的接待,又要重视重点产业转移企业群和500强企业的跟踪。要高度重视项目落地,加大已签约项目的追踪、督办力度,力争早日开工。要加强“服务专班”建设,打造最优的服务环境。通过开展“项目建设年”、“百日会战”、“集中开工周”等活动,在全市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力争早日实现“项目满园”。
    (四)注重探索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在发展空间上,加强不同园区之间的合作,采取共建、托管、股份合作、飞地经济等多种形式,进行优势产业的转移和延伸,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创新开发建设模式,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胆采用BT、BOT等形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经营。创新投融资体系,通过建立园区发展基金、民企发展基金、中小企业集合贷款、集合债券以及知识产权、股权质押融资等创新融资工具的使用,实现园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增强园区发展活力和后劲。
    (五)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土地。严把项目的入园关,项目建设时,要坚持环评先行,严格禁止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高污染、低效益项目和违背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进入园区。园区的每一寸土地既宝贵、又昂贵,应倍加珍惜,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通过增强投资强度和容积率,提高土地利用率。对长期圈地不开工的项目要逐一清理检查、督办;对检查、督办后仍不开工建设的,土地部门应严格依照国家法律的规定办理。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共同努力,使我市园区做到投资强度、效益力度、友好程度相统一。
    (六)加快园区创建步伐,提升园区建设品位。各园区要分别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省级开发区为契机,立足“优、新、高、特”,避免产业同构、行业雷同和低水平过度竞争。要在培育园区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在提高园区的产业层次上做文章,构筑集约发展的产业链和产业群。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加强科技孵化平台、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突出企业主体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力争今年使荆门高新区成功申报国家高新区、化工循环产业园成为省级专业工业园、东宝工业园获省政府批准。要把园区建设与整个城市发展、小城镇建设融为一体,给园区注入城市功能、居住功能、商务功能、服务功能,提升园区的档次和品位。
特此报告。


                     b365官网常委会
                              2012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