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问政”牛肉市场注水乱象
现象:牛肉注水引多方关注
去年下半年,随着牛肉消费高峰期的到来,短短一段时间,牛肉价格从每斤20多元上涨到30多元甚至40多元,与此同时注水现象严重:一斤牛肉用热水焯一下只剩三四两。牛肉注水销售,严重危害了消费者利益,也引起了人大代表的极大关注。
2012年10月25日,市人大龙泉代表小组就当前市民关注、政府重视、媒体聚焦的注水牛肉开展视察活动,在听取了商务、动检、工商等部门情况汇报后提出:改变牛肉注水是目的;定点屠宰是手段;联合执法是保证;攻克难点是关键。牛肉注水要从源头(定点屠宰)抓起,在恢复定点屠宰的同时,可在掇刀再建一个屠宰点,形成竞争机制。
在相关部门多方努力下,12月14日,除回民经营户及个别汉民经营户未进场屠宰外,其余20多户经营户均进场屠宰、集中免疫。本月11日,拟定在城南增设的定点牛(羊)屠宰场已验资,进入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工商营业执照阶段。
连日来,执法人员每晚12点起在定点屠宰场进行蹲守,严防注水现象,同时从每晚6点起监督自宰点,对市场上的注水牛肉加大监管、打击力度,一发现便追根溯源。在12日早晨的市场巡查中,未发现本地牛肉注水现象。
探究:注水现象为何难禁
牛肉注水现象为何多年来难以禁绝?
记者了解到,2002年以来,我市实行了牛羊定点屠宰,虽然其中不乏私屠滥宰、注水牛肉现象存在,但市场总体运行平稳。2008年,牛羊定点屠宰点――丰圆屠宰场土地拟被征用,屠宰场于是放弃管理,内部混乱,再则,回、汉经营户之间矛盾得不到解决,最终解散。直到2011年12月,城区再次恢复牛羊定点屠宰。自恢复牛羊定点屠宰后,场方和牛肉经营户矛盾重重,私自宰杀现场屡禁不止。2012年9月20日,因屠宰场欲收编牛肉经营户的屠宰工人,遭到坚决反对,经营户再一次从丰圆屠宰场集体解散,又回到了私自屠宰的格局。
“国家尚未出台牛羊定点屠宰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去年8月1日颁布实施的《湖北省生猪屠宰管理办法》附则只是规定牛羊等动物实行定点屠宰的,参照本办法执行。这导致执法刚性不强,缺乏有力支撑。”市商务局负责人介绍,我省各地牛羊定点屠宰管理工作都处于摸索阶段,全省目前也仅有十堰市实行了牛羊定点屠宰。值得期待的是,近期省政府领导已作批示,责成省屠管办尽快拿出牛羊定点屠宰管理的具体办法。
其次,企业管理模式尚不成熟。目前,我市丰圆定点屠宰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服务能力都比较落后,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尤其是企业和经营户之间的矛盾不能得到解决,如企业不能提供配送服务、化制炼油的设备、牛杂货存放的位置及经营户不愿意增加成本支付相关费用等问题。“经营户在自家宰杀一头牛只需要三五元的成本,到定点屠宰场来回路费要30多元,还要支付81元钱的屠宰费用。”
监管部门合力不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定点屠宰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一个部门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特别是目前尚未成熟的牛羊屠宰管理工作,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否则也难见成效。
此外,荆门牛肉市场目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牛肉来自外地。如果本地牛肉实现不注水,销售价格自然要高,那么该如何应对便宜的埠外注水牛肉的市场冲击?这也是一个难题。
建议:尽快出台政策 形成执法合力
如何彻底杜绝牛肉注水?1月12日下午,市人大龙泉代表小组再次来到市商务局,“问政”牛肉注水现象及管理。
人大代表周健认为,旧有的屠宰场缺乏相关配套设施,不够规范,由政府支持建立新的规范屠宰场迫在眉睫;商务、工商、动检、公安、质监等部门要建立联合执法队伍并形成机制;政府应尽快出台牛羊定点屠宰管理细则,明确责任。
人大代表王家玉说,牛肉注水现象10多年了一直难管,不管是超市还是集贸市场,销售的牛肉下方都是湿哒哒的,让广大市民反感。一头牛到底打了多少水?说不清楚,也没有专门检测设备。因此必须强化源头监管,对没注水的牛肉发合格证,才允许上市销售,对市场上没盖检疫章的牛肉一律没收,形成强有力的监管打击合力。
人大代表鲁家萍认为,在如今一种大环境下,不少经营者道德层面发生问题,食品安全执法已是不堪重负。眼下到了最关键的转型时期,需要创新执法方式方法。建议将执法链条进一步延伸到养殖领域,畜牧部门应培植、引导大规模肉牛养殖场,从源头环节就开始监管。对于埠外牛肉监管问题,建议市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拿出方案,明确职责,加强宣传,形成合力。
对于代表们的意见,市商务局局长周俊杰最后表态:将在春节前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活动,严厉打击注水牛肉;迅速形成保证机制,完善办法,争取本周内形成报告提请市政府研究;近几日内确保城南回民屠宰点试营业,月底前对城北的定点屠宰场进行集中整改,如效果不明显,考虑在节后启动城北第二家屠宰场选址、布点工作;在省市具体办法出台前,一天不断地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巩固近期整治成果,确保广大市民吃上“放心牛肉”。(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