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关系国计民生――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产品质量法执法检查纪实
时间:2013-08-01 00:00:00 来源: 点击:

  产品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社会广泛热议的话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013年,市人大常委会将产品质量纳入监督视野之中,对全市贯彻实施产品质量法情况开展执法检查,从而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组织:为执法检查打下基础

  为确保执法检查取得扎实成效,2013年4月下旬,就精心制定了检查方案。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产品质量法的内容和实质,4月24日,市人大常委会还专门邀请了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卿泽军,为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执法检查组成员开设了一堂产品质量法的辅导讲座。讲座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产品质量法的立法背景、立法目的、监督范围等方面内容,分析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为执法检查组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了理论基础。

                                检查:不走过场,真查真检

  5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志诚带领执法检查组,对我市贯彻实施产品质量法的情况进行了检查。执法检查组分别听取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局关于产品质量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汇报;召开了市经信委、市监察局、市商务局、市食安办等9个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部门座谈会和中石化荆门石油分公司、中粮祥瑞、格林美等8家企业负责人参加的企业代表座谈会;深入德源石碾米业、金龙泉啤酒集团等4家企业详细了解了企业实施产品质量法的情况,察看了有关资料。
  为了不走过场,不搞形式,做到真查、真看、真检、真核,掌握真实情况,找准问题实质,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将执法检查组分成两个小组,对行政执法、消费者质量投诉受理及处理、计量检测收费、质量检验收费等情况开展了专题调查。在对查找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核实后,向当事人和有关部门如实反馈。
  
                                现状:令人欢喜令人忧

  从执法检查情况来看,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宣传贯彻实施产品质量法,加强对产品质量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推进质量兴市战略,我市的洋丰、金龙泉、国宝桥米三家企业的产品先后入选中国名牌,57家企业的67个产品获“湖北名牌”称号,京山桥米、纪山龙米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不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我市产品在国家监督抽查、省定期监督检查中的合格率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产品质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但同时,我市在产品质量法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产品质量意识还不够强、监管合力尚未完全形成、行政执法还不够规范、部分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等问题。

                              建言:为产品质量工作支招

  检查结束后,执法检查组及时形成了报告,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6月27日至28日,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时,引起了委员们的热议,纷纷直抒己见,为我市产品质量工作建言。
  “加大对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市场的执法力度,尤其是对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制假售假者,要重拳打击,在经济上给予处罚的同时要严格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定期公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通报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对重大质量案件及时予以曝光”,“产品质量监管部门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密切配合,既要规范执法,又要注重服务,绝不能以罚代管”,“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期内,要做到思想不散、工作不乱、监管不断,坚决杜绝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随后,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发言,在形成的审议意见中提出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增强产品质量意识、强化部门联动,积极探索长效机制、加大执法力度,不断规范市场秩序、强化质量基础工作,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发展的水平等建议,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后交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办理。市人大常委会还将跟踪督办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确保执法检查工作取得实效,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姚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