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
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土地管理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发出后,市人民政府及国土部门认真进行整改,按期向市人大常委会报送了办理情况报告。城环工委对办理情况报告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意见报告如下:
城环工委认为,市人民政府及国土部门高度重视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针对审议意见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要求,结合工作评议,研究措施,认真搞好整改,效果比较明显,进一步推动了我市土地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加大了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的力度。一是利用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等活动,在新闻媒体开设了土地政策专栏,印发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资料5000册,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二是在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宣讲了《科学利用土地资源,促进荆门跨越发展》的辅导报告,向各级领导宣传土地法律法规和政策。三是对全市1300名乡镇领导和村干部进行了一次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同时采取办培训班、组织法律法规考试等形式,对国土资源系统的干部进行培训学习。通过学习宣传,全社会土地国策意识明显增强。
二、进一步提高了土地利用水平。一是制定下发了《荆门市工业用地项目评估考核暂行办法》,对工业用地项目投资强度、容积率、产出率、单位面积创税额等指标进行了界定。二是对各县(市、区)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考核,并规定凡前三年供地率未达到50%的,暂停该地建设用地报批,对盘活闲置土地较好的,按1:1比例奖励年度计划指标。三是对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100%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今年元至九月,全市供应土地588宗,面积11755.5亩,出让价款26.83亿元。其中,荆门城区供应土地22宗,面积1350.75亩,出让价款10.52亿元。四是采取发放通知、约谈、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等形式对全市14家企事业单位欠缴土地出让收益进行追缴,追回欠缴土地价款5.125亿元。五是召开全市闲置土地清理处置专题会议,下发了《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工作方案》。目前,全市共清理闲置土地82宗,面积11021.936亩。现已下达闲置土地处置通知书46份,立案查处1宗、面积380亩,置换5宗、面积1493亩,收储1宗、面积140.757亩,延长开发建设时间3宗、面积120亩。
三、进一步保障了经济发展用地。一是积极争取省厅追加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8927亩,有效解决了格林美、大连实德、城区西外环、漳河防洪快车道等项目用地指标问题。二是申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14个,面积12406亩,获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的项目4个,面积4604亩。沙洋县王坪村、郭店村、后港镇荆南村、钟祥市彭墩村、东宝区泗水桥村等5个增减挂钩项目已动工建设,预计可储备项目用地指标2744亩,有效缓解了用地指标不足的压力。三是加大土地收储供应力度。今年收储土地2430亩,其中,规划控制漳河镇迎接村土地1150亩,储备漳河防洪快车道两侧土地近950亩,收购储备原体育学校土地295.8亩,收储宝山工贸股份有限公司土地36.37亩。
四、进一步加强了耕地保护。一是建立完善了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考核责任书,制定下发了《县市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今年9月,我市2006―2010年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通过了国家五部委组织的耕地保护核查组的考核。二是进一步加大了土地整治力度。全市共报批立项土地整治项目62个,建设总规模27.68万亩,投资总额5.6亿元,拟增加耕地3.56万亩。其中,本级投资地方耕地占补平衡项目50个,建设规模2.18万亩,预算投资总额5211.88万元,拟增加耕地2.04万亩。
五、进一步加大了土地执法力度。一是严厉打击违法占地行为。对城区发现的262起违法建筑,现场制止199起,立案查处63起,查处违法面积约1万平方米,对49宗已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其中20宗已强制拆除,拆除违法违规建筑48处,面积8万平方米,共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25件。二是对重点区域和重要时间段进行不间断巡查,发现违法行为300起,现场制止281起,制止率为94%,挽回经济损失40.92万元。三是坚持探索创新,构建了内部制约机制、土地违法行为发现机制、共同责任机制、约束和激励机制;完善了批后监管内部互动制度、动态巡查考核指标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的共同责任制度及与公安、司法、纪检、监察等部门配合的联动制度。出台了《荆门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执法监管工作的通知》、《荆门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管理办法》等文件,建立了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
市人大常委会城市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同意这个报告,请予审议。